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的挚爱!77岁上海奶奶冲击第三届全运会,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!
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风采依旧,瘦小的个子在球场上散发着运动的活力。3月15日,“我要上全运”全民健身乒乓球项目选拔赛在上海市体育宫拉开帷幕,沃霞芬参加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的选拔,目标是参加她的第三届全运会。作为中国乒乓球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始终秉承“国球精神”,深入耕耘群众体育,已形成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浓厚氛围。
本次选拔赛以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为宗旨,面向全市开放,吸引了5个年龄组中共335名乒乓球爱好者的积极参与,成为了竞争的舞台,也展示自我成就的机会。2017年天津全运会时,69岁的沃霞芬是上海队中年纪最大的队员。她自小热爱乒乓球,却从未想过能参加全运会。三四名决赛中,对手的最后一个回球出界,沃霞芬高举左手向观众致意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并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全运会铜牌,成为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。
那时,许多观众为她加油并与她合影,沃霞芬成为了上海市群众体育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,由于新增设70岁以上组别,让73岁的沃霞芬再次登上全运会的舞台。“真的没想到,我做梦也在笑。”面对年龄和伤病带来的挑战,她不得不在手臂注射封闭针,仍然坚持上场比赛,力争获得金牌,这也是对她努力的最好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的最爱!乒乓球带给我健康与快乐,一打球我就开心。”
现在,又是一个四年过去,乒乓球依然是沃霞芬生活的一部分,每周三次与球友约球,她毫不马虎。“我们徐家汇街道有十多个球友,甚至有八十多岁的朋友,活跃得不得了。”谈到全运会的目标时,沃霞芬表示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我做事十分认真,如果还有机会站上全运会的舞台,我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
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,气氛热烈,既有老面孔,也有新朋友。女子50-59岁组选手张丽首次参加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。“我住在普陀,这里算得上是我的主场,因此特别来参与一下,希望有机会为上海争光。”张丽笑着表示:“我打球已经20年了,最开始只会简单的推挡,经过训练与比赛,水平有了显著提高。之前参加‘约战普陀’乒乓球赛,获得过真如赛区的冠军;还有一次在嘉定园区的比赛中,击败了一个半专业的选手,获得了冠军,感觉非常有成就感。”
与其他业余乒乓球赛不同的是,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能够激发选手们的参赛热情,因为能够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,将是一份光荣的责任。今年的选拔程序和标准经过市乒协的精心设计,确保规范与专业,各位选手将得到全面和综合的评估。选拔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则是专家评审环节。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介绍,“我们邀请了资深专家及教练组成评审团,他们将对运动员在选拔赛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研究,最终确定代表上海参赛的最佳运动员,确保公平、公正的竞争环境,让真正的实力选手脱颖而出。”
为了更好地备战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,市乒协还借助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,以保障参赛队伍的各项需求。王励勤告诉记者:“从比赛器材配置,到食宿安排,再到医务保障,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划。考虑到全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相对较大,我们尤其重视医疗保障,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如有身体不适或伤病,能够及时获得治疗和康复支持,让他们安心参赛。正如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,努力拼搏,成就精彩人生!”
发表评论